n 顯示
屏幕: 128*64點陣白屏液晶顯示器(LCD)
精度: 實時顯示:±0.2% F.S.
追憶精度:±0.2% F.S.
(熱電偶應去掉冷端誤差)
n 處理器
采用高性能的ARM Cortex-M3 32位的RISC內核
n 輸入功能
輸入規格:最大支持4路萬能模擬量輸入
電壓輸入:0-5V、1-5V、0-20mV、0-100mV
電流輸入:0-10mA、4-20mA、0-20mA
電阻輸入:Res(0~400Ω)
熱電阻:PT100、Cu50、G53、Cu100、BA1、BA2
熱電偶:S、B、K、T、R、E、N、J
輻射高溫計:F1、F2
鎢錸:WRe3-25、WRe5-26
n 輸出功能
配電輸出:支持1路給變送器集中配電+24VDC,配電<60mA
變送輸出:最多支持2路通道的4-20mA標準電流變送輸出,負載能力500Ω
(最大),方便了顯示儀表或DCS/PLC的采集,實現了信號的長距離傳輸
繼電器報警輸出:最多支持4路繼電器報警輸出,觸點容量
3A@250VAC/3A@30VDC,可組態上上限、上限、下限、下下限報警
n 通訊功能
通訊接口:提供RS232C和RS485兩種通訊接口供用戶選擇,支持Modbus RTU協議,波特率----(12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
打印接口:RS232C直接連接微型打印機,波特率1200
n 供電電源
供電電源:220VAC,50HZ交流電源供電;支持24VDC(18VDC-36VDC)直流電源供電;支持12VDC(9VDC-18VDC)直流電源供電
n 誤差精度
熱電偶冷端補償誤差: ±2℃
時鐘誤差: ±2 秒/天
n 工作環境
環境溫度: 0~50℃(避免日光直曬)
環境濕度: 0~85%R.H(無凝結)
(禁止在易燃、腐蝕性環境下工作)
海拔高度:<2000米
n 儀表凈重
凈重:≤1.0Kg
第2章 安裝接線
2.1 儀表結構
2.2 儀表尺寸
上述圖示單位:mm。
2.3 開孔尺寸
當集裝表安裝時,應參考上圖中推薦的儀表間最小間距,以保證必要的散熱及裝卸空間,上述圖示單位:mm。
2.4 儀表安裝
安裝方法:
¤ 步驟1:將儀表從安裝面板(請使用鋼板)前方推入安裝孔中。其中安裝面板厚度為(1.5~6.5)mm。
¤ 步驟2:用儀表所帶的安裝支架如上圖所示安裝(儀表左右兩側各安裝一個支架,儀表盤安裝支架所用螺絲是M4標準螺絲)。
¤ 步驟3:儀表表體安裝完畢后,即可進行信號線和電源線的連接。
2.5 儀表接線
n 接線方法
建議用帶絕緣套的U型壓線端子(電源端子M3.5螺釘、信號端子M3螺釘)。
為提高儀表的安全性,接線時請遵守下述警告:
¤ 在電源回路中請設置空氣開關,將本表與總電源隔開。
¤ 牢固地擰緊端子螺絲。擰緊力矩:0.5N.m(5kgf.cm)。
¤ 在接好電源線后應接上電源檢查儀表是否正常,在此之前請勿連接信號線,待確認儀表能夠正常工作之后,斷開電源再進行信號線的連接。
¤ 測量回路與電源回路需分開鋪設,測量對象最好不是干擾源,一旦無法避免,請將測量對象和測量回路絕緣,并將測量對象接地。
¤ 對于靜電產生的干擾,使用屏蔽線較好。
¤ 對于電磁感應產生的干擾,將測量回路接線等距離密集絞接較好。
¤ 如果將輸入接線與其他儀表并聯,會相互影響測量值。不得已需要并聯時需注意在運行中請不要開關其中一個儀表的電源,這樣會對其他儀表產生不良影響。熱電阻原理上不能并聯,電流信號原理上不能并聯。
¤ 熱電偶輸入時請不要使用散熱效果好的粗線(建議使用截面積<0.5mm²的線),注意盡量不要使外部氣溫變化(特別是附近排氣扇的開關會產生較大溫度變化)。鉑電阻輸入時每根引線電阻應小于10Ω(引線阻值相同)。
端子名稱 | 說明 |
L/+、N/-、 | L為交流電源相線端,N為交流電源零線端, 為接地端,+為直流電源正端,-為直流電源負端,直流供電時請在訂貨時注明 |
A+、B-、G | RS485通訊接口的信號發出端、接收端、通訊地端 |
R1~R4 | 繼電器輸出接口,規格250VAC/3A@30VDC/3A |
E、F | 變送輸出(直流電流)的正端、負端 |
P+、P- | 饋電輸出的正端、負端 |
B、C、D | 模擬量輸入端 |
COM | RS232C通訊接口/串口打印接口(其中2腳為RXD儀表信號接收端,3腳為TXD儀表信號發送端,5腳為信號地端) |
LAN | 以太網RJ45接口 |
n 接線圖
第3章 基本操作及運行畫面
3.1 儀表按鍵
n 鍵盤功能
¤ 向上鍵:向上移動光標(組態畫面)、切換選擇、增加光標所在數
據值等。
¤ 向下鍵:向下移動光標(組態畫面)、切換選擇、減少光標所在數
據值等。
¤ 向左鍵:向左/前移動光標等。
¤ 向右鍵:向右/后移動光標等。
¤ 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或者編輯光標所在數據等。
¤ 退出鍵:退出當前所在畫面。
¤ 菜單鍵:切換主顯示畫面(總貌、棒圖、曲線畫面等)、切換小數點位數(各子組態畫面)等。
¤ 退出鍵+菜單鍵:組態復合鍵,同時按住1秒及以上,進入組態畫面。
3.2 使用模式
¤ 運行畫面含總貌畫面、棒圖畫面、實時/歷史趨勢畫面、報警/掉電列表畫面,運行畫面可按【菜單鍵】進行切換。
¤ 登陸組態參數設置畫面需同時按住【退出鍵】+【菜單鍵】一秒以上。
¤ 當系統未配置打印功能時,打印畫面不出現。
3.3 總貌畫面
① 通道位號:顯示通道對應的工程位號,其中1代表第一通道,2代表第二通道,依次類推,固定,不可組態。
② 工程單位:顯示該通道的工程單位,可自由組態。
③ 實時數據:顯示該通道的工程量測量/運算數據。
④ 系統時間:顯示系統當前時間和日期。
⑤ 操作:按【菜單鍵】切換到數顯畫面。
3.4 數顯畫面
① 報警狀態:從上到下分別是上上限HH/上限HI/下限LO/下下限LL,其中空心方框表示正常未報警,實心方框則表示超限報警。
② 棒圖:棒圖標尺長度為10格,填充區域表示目前數據在總量程中的所占百分量。
③ 通道位號:顯示通道對應的工程位號,其中CH1代表第一通道,CH2代表第二通道,依次類推,位號固定,不可組態。
④ 實時數據:顯示該通道的工程量測量/運算數據。
⑤ 工程單位:顯示該通道的工程單位,可自由組態。
⑥ 信號類型:當前通道一次儀表或檢測元件輸入的信號類型。
⑦ 繼電器狀態:繼電器輸出顯示,其中空心圓代表相應圓圈中數值對應的繼電器無動作狀態,實心圓則代表相應圓圈中數值對應的繼電器動作處于輸出報警狀態,數值1代表K1繼電器,數值2代表K2繼電器,以此類推。
⑧ 循環狀態:在系統組態中開啟自動切換,則循環切換各個通道的數顯/曲線畫面,切換間隔可調;自動切換時間為0S時,無顯示。
⑨ 操作:按【方向鍵】切換各通道數顯畫面,按【菜單鍵】切換到實時趨勢畫面。
3.5 實時趨勢
① 實時數據:顯示該通道的工程量測量/運算數據。
② 通道位號:顯示通道對應的工程位號,其中CH1代表第一通道,CH2代表第二通道,依次類推,位號固定,不可組態。
③ 時間標尺:2M表示這是一條2分鐘的曲線段。
④ 實時曲線:當前測量/運算數據的顯示值對應曲線最左端。
⑤ 曲線標尺:顯示曲線的百分量標尺,對應實時曲線畫面左側的百分量值,百分量大小可調。
⑥ 循環狀態:在系統組態中開啟自動切換,則循環切換各個通道的數顯/曲線畫面,切換間隔可調;自動切換時間為0S時,無顯示。
⑦ 操作:按【向左鍵】或【向右鍵】移動光標,按【向上鍵】或【向下鍵】調整數據或切換通道或切換時標,按【菜單鍵】切換到歷史趨勢畫面。
3.6 歷史趨勢
① 追憶數據:儀表記錄當前追憶時間日期所對應的通道顯示值。
② 顯示通道對應的工程位號,其中CH1代表第一通道,CH2代表第二通道,依次類推,位號固定,不可組態。
③ 時間標尺:2M表示這是一條2分鐘的曲線段。
④ 追憶游標:當前追憶的位置,當光標處于連續追憶狀態標志時,按【確認鍵】可隱藏/顯示游標;按【向上鍵】或【向下鍵】可實現連續并快速追憶歷史曲線。
⑤ 定點追憶:光標處于追憶時間日期處,按【向上鍵】或【向下鍵】調節數字后再按【確認鍵】可實現定點追憶。
⑥ 曲線標尺:顯示曲線的百分量標尺,對應歷史曲線畫面左側的百分量值,百分量大小可調。
⑦ 操作:按【向左鍵】或【向右鍵】移動光標,按【向上鍵】或【向下鍵】調整數值或切換選擇。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連續追憶狀態處追憶游標顯隱操作或執行光標所在追憶時間處定點追憶操作,按【菜單鍵】切換到打印畫面(若未開通打印功能則切換至報警列表畫面)。
3.7 通訊組態及打印畫面
n 通訊組態
『系統組態』中[通訊組態]里可設置不同的通訊方式:
① 聯機方式:含PC機和打印機兩種方式。
② 聯機地址:通訊聯機地址是在儀表組成網絡時用以區別的,它是儀表在網絡中
的標識。上位機軟件以此來訪問儀表;同一個通訊網絡中本機地址可在001~
255之間設置,不可重復。
③ 波特率:通訊方式為‘打印機’方式時波特率不可更改,‘PC機’方式時波特率可選(1200、4800、9600、19200、38400、57600)。
④ 校驗方式:無校驗/奇校驗/偶校驗,默認奇校驗。
⑤ 停止位:2位/1位,默認2位。
n 打印畫面
打印畫面:聯機方式為[打印機]時,依『使用模式』操作切換:
① 起始/結束時間:起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系統當前時鐘時間。
② 通道/類型:手動打印只能打印單個通道的歷史數據或曲線,定時打印可同時打印多通道的實時數據。類型分數據和曲線。
③ 手動打印間隔:手動打印的間隔時間,與記錄間隔有關。
④ 定時打印間隔:定時打印的間隔時間,最小間隔1分鐘。
⑤ 定時打印開啟/關閉按鈕:定時[打開]或[關閉]設置框處時按【確認鍵】開啟/關閉定時打印功能,開啟后不能同時進行手動打印,若要進行手動打印時需先關閉定時打印功能。
⑥ 打印狀態:手動打印以進度條顯示打印進度,定時打印則以文字描述顯示打印進度。
⑦ 操作:按【左右鍵】移動光標,按【上下鍵】調整數據或切換選擇,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按【菜單鍵】切換到報警列表畫面。
n 通訊接線
¤ RS-485連接方式
通訊線需采用屏蔽雙絞線(通訊長度勿超過1000米),其一端通過RS-232/485轉換模塊接到計算機的串行通信口,另一端接到儀表的485通訊端子,連接方式如下圖示。
¤ RS-232C連接方式
用戶只需將所配備的RS-232C通訊線的一端接于儀表RS-232C的接口,另一端與便攜機(或PDA)的串行口相連,便可實現RS-232C通訊連接,通訊線請采用屏蔽雙絞線制作,通訊線長度不能超過10米。
3.8 報警列表
① 報警序號:記錄按時間方式排列,發生時間越近,排列越后,最多能保存24組報警和消報信息,單屏最多能同時顯示3組信息。
② 報警通道:產生當前報警信息的通道號。
③ 報警類型:當前通道報警的類型,上上限報警HH、上限報警HI、下限報警LO、下下限報警LL。
④ 報警/消報時間:上排為報警時間,下排為消報時間,未消報時顯示--/-- --:--:--。
⑤ 滾動條:表示當前所處頁在總列表中的位置。
⑥ 操作:按【向上鍵】或【向下鍵】按頁檢索報警信息,按【菜單鍵】切換到數據備份畫面。
3.9 數據備份
① 備份通道:需備份的通道數,01-01表示只備份第1通道,01-04則表示第1-4通道均需備份。
② 設備狀態:顯示U盤的狀態,分在線、離線和出錯狀態,檢測不到U盤顯示[離線],備份過程中出現錯誤顯示[出錯]。
③ 起始/結束時間:起始時間 < 結束時間 < 系統當前時鐘時間。
④ 文件名稱:備份文件的文件名稱,不可更改,系統自動生成。
⑤ 進度條:顯示當前備份過程的進度。
⑥ 備份/復位/完成按鈕:備份啟動/復位按鈕、備份完成提示鈕。
⑦ 操作:按【左右鍵】移動光標,按【上下鍵】調整數據或切換選擇,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按【菜單鍵】切換到掉電列表畫面。
3.10 掉電列表
① 序號:記錄按時間方式排列,發生時間越近,排列越后,最多能保存24組掉/上電時間信息,單屏最多能同時顯示3組信息。
② 掉電/上電時間:上排為掉電時間,下排為上電時間。
③ 滾動條:表示當前所處頁在總列表中的位置。
④ 操作:按【向上鍵】或【向下鍵】按頁檢索掉電信息,按【菜單鍵】切換到總貌畫面。
第4章 參數設置及輔助畫面
4.1 組態及系統組態
n 組態
① 同時按住【退出鍵】和【菜單鍵】一秒以上,可進入『組態』入口,按【退出鍵】退回到總貌畫面,子組態間按【方向鍵】切換光標。
② 『組態』初始密碼為00 00 00,輸入正確密碼后按【確認鍵】可進入分級菜單,再選擇相應的子組態入口進行組態設置,‘*’ 未消失代表密碼錯誤或未進行確認,密碼錯誤則不能進入組態畫面。
③ 『組態』采用分級菜單式結構,具有組態登錄密碼輸入、系統組態、輸入組態、輸出組態、退出組態等功能。
④ 操作:按【向左鍵】或【向右鍵】移動光標,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按【退出鍵】快速退出組態畫面。
n 系統組態
處于[組態]畫面中移動光標到[系統]入口,按【確認鍵】進入[系統組態],畫
面介紹如下:
① 時間設定:設置儀表的系統日期和時間。
② 用戶密碼:設置用戶管理組態權限密碼。
③ 記錄間隔:可設置為1/2/4/8/12/24/36/60/120/180/240秒。記錄間隔越大,記錄時間越長,反之,記錄間隔越小,記錄時間越短。一般情況下,被測信號變化較快時,記錄間隔要選得小些。相反,被測信號變化較緩慢時,記錄間隔可以選得大些。
④ 循環切換:用于實時/歷史趨勢、數顯等畫面中各通道間循環切換, 初始為0S,代表不循環切換,按【確認鍵】可進入『輔助界面』進行參數快速更改操作。
⑤ 冷端補償:包含設定和外部兩種模式。當光標停留在[冷端]處時,按【確認鍵】可進入『冷端設置』組態進行兩種模式的選擇,[設定]模式下冷端定值補償,設定值數值可調節,[外部]模式下系統自動捕捉冷端溫度,出廠默認為[外部]模式。
⑥ 系統維護:[清除掉電列表]或[清除報警列表]或[恢復默認設置]等系統維護功能,系統維護一旦確認操作將清除相關數據或恢復出廠設置,過程不可逆,請謹慎操作。
⑦ 操作:按【向左鍵】或【向右鍵】移動光標,按【向上鍵】或【向下鍵】切換選擇或調整數值,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或編輯光標所在數據,按【退出鍵】快速退出系統組態。
4.2 輸入組態
處于[組態]畫面中移動光標到[輸入]入口,按【確認鍵】進入[輸入組態],畫
面介紹如圖所示:
① 通道序號:輸出通道的序號,可選擇的通道數目受硬件限制。
② 輸出類型:變送輸出通道的輸出信號類型,固定為AO的4-20mA類型。
③ 信號來源:指定當前變送輸出通道輸出值的來源采樣通道。
④ 正反作用:模擬量輸出(AO)在正作用下,默認變送量程時,變送范圍上限對應輸出電流上限,變送范圍下限對應輸出電流下限;在反作用下,變送范圍上限對應輸出電流下限,變送范圍下限對應輸出電流上限。
⑤ 來源范圍上下限:用戶自定義,信號來源通道【采樣通道】的變送輸出范圍上下限。修改來源范圍上下限數字按【確認鍵】可進入『輔助界面』進行參數快速更改操作。
⑥ 操作:按【向左鍵】或【向右鍵】移動光標,按【向上鍵】或【向下鍵】調整數值或切換選擇,按【確認鍵】執行光標所在功能或編輯光標所在數據,按【退出鍵】快速退出輸出組態畫面。
4.4 輔助界面
部分參數可進入輔助界面進行快速編輯,輔助界面如上圖所示,輔助界面主要用于報警上下限設置、量程上下限設置等等,進入輔助界面(處于相應參數設置框時按【確認鍵】即可進入輔助界面)可快速地調節多位數數值,一旦設置的數值超出可設置范圍時,系統會提示超出參數可設范圍,按鍵操作參考『鍵盤功能』。
第5章 故障分析及排除
本精致型單色無紙記錄儀采用了先進的生產工藝,出廠前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大大提高了儀表的可靠性。常見的故障一般是操作或參數設置不當引起的。若發現無法處理的故障,請記錄故障現象并及時通知當地代理商或者和我們聯系。
下表是精致型單色無紙記錄儀在日常應用中的幾個常見故障:
故障現象 | 原因分析 | 處理措施 |
儀表通電不工作 | 1、電源線接觸不良 2、電源開關未閉合 |
檢查電源 |
信號顯示與實際不符 | 1、組態中信號參數設定 有誤 2、接線錯誤 |
1、檢查組態設置 2、檢查信號線 |
報警輸出不正常 | 1、報警閥值設置錯誤 2、報警觸點被其它通道 共享 |
1、重新設定報警閥值 2、取消其它報警觸點 |
配電輸出遇到問題 | 1、傳感器與儀表接線錯 誤 2、儀表配置的配電規格 與傳感器供電電壓范圍不符 3、多個變送器供電超過本儀表標配的配電 4、配電時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共地產生干擾 |
1、正確接線 2、使用外部供電 3、使用外部供電 4、使用獨立供電 |
通訊不上 | 1、通訊電纜線沒接好 2、通訊參數設置錯誤 3、通訊串口設置錯誤 |
1、正確連接通訊線 2、管理儀和PC機通訊參數設置相一致 3、設置正確的通訊COM 口(確認未被其他程序占用) |
變送輸出遇到問題 | 1、接線錯誤 2、變送輸出不來 |
1、正確接線 2、檢查信號來源是否已開通 |
USB轉存失敗 | 1、起始和終止時間設置有誤 2、U盤格式不正確 3、U盤不兼容 4、U盤剩余空間不足 5、備份過程中誤操作 |
1、正確設置時間 2、格式化U盤到FET32 3、使用正版可兼容U盤 4、使用更大容量U盤或清理U盤內多余的文件 5、正確操作 |
故障現象 | 原因分析 | 處理措施 |
USB轉存文件中無數據或顯示不正常 | 1、用戶選擇的時間段內無記錄數據 2、用戶更改過系統時間 3、用戶更改過信號類型或更改過小數點位數 4、用戶設置的記錄間隔太大,而備份的時間段卻很短 5、U盤不兼容 6、數據時間段過長,超出了上位機軟件最大讀取時間域 |
1、選擇有記錄的數據段內時間 2、擦除一次數據區 3、對數據記錄無影響但在查閱數據曲線時更改前已記錄的數據會受信號量程和小數點位數的影響 4、記錄間隔設小點或備份時間段設長一點 5、使用正版可兼容U盤 6、需備份數據的時間段設小一點,分段分批進行備份 |
附錄一 寄存器地址
通訊數據及寄存器地址如下表:
參數 | 類型 | 地址 | 說明 |
通道量程上限 | int | 0x1001 | |
通道量程下限 | int | 0x1002 | |
除數 | int | 0x1003 | |
年 | int | 0x7000 | 0~99 |
月 | int | 0x7001 | 1~12 |
日 | int | 0x7002 | 1~31 |
時 | int | 0x7003 | 0~59 |
分 | int | 0x7004 | 0~59 |
秒 | int | 0x7005 | 0~59 |
通道1工程量 | int | 0x7006 | |
通道2工程量 | int | 0x7007 | |
通道3工程量 | int | 0x7008 | |
通道4工程量 | int | 0x7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