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專家陶明章先生說:“傳統的滅微以強氧化、紫外線、高溫、蒸發脫水四種方式為主。這些方式盡管使用較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對人的口腔、鼻腔、眼睛等器官具有刺激性,人需回避,對人的工作、生活影響巨大,只能實時殺滅病毒,不能長期的、持續的殺滅病毒。所以,當疫情來臨時,停工停產停課對社會秩序影響巨大,嚴重影響經濟,人無需回避的可持續的滅微方式成為當務之急。”
負離子無害滅微正是人無需回避的可持續滅微方式。主要是通過負離子進行一種非高溫、非氧化、非蒸發的滅微方式,在人無需回避、對人無害、不影響工作生活學習等活動的前提下滅殺的方法。尤其是小粒徑負離子的滅微效果十分突出。
負離子雖然無色無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我們每當經過下雨后、森林里、瀑布邊時,會感覺空氣清新、呼吸順暢,這就是負離子的作用。通過研究表明發現,負離子對空氣凈化、細菌病毒滅活有顯著作用。其原理是,負離子呈負電性能與帶有正電的粉塵(pm2.5)、氣溶膠等顆粒正負相吸,使其凝聚成團沉降至地面,從而起到空氣凈化的作用;同時,負離子可以顛倒病毒內外電極,滅其活性,殺滅病毒率高達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