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食品檢測儀器市場增長趨緩,政府及事業單位等食品檢測機構采購檢測儀器需求被抑制是主要原因。影響因素很多,如國家高強度的反腐,造成政府及事業單位等食品檢測機構對正常采購需求謹小慎微。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因素對食品檢測儀器市場影響巨大,一是食藥系統大部制進度滯后,使得食藥系統對檢測儀器需求得不到釋放;二是國家下決心整治科研設施和儀器重復建設購置及閑置浪費問題。從長遠角度看,這兩種因素都將縮小政府及事業單位食品檢測機構對檢測儀器的采購需求,然而后者是2014年食品檢測儀器市場最重大的變革。
在食品檢測儀器市場中,政府檢測機構、大專科研院所等政府及事業單位是采購主體,因此這些單位采購需求被抑制后,直接影響了整體食品檢測儀器市場。近些年來,一直有專家學者呼吁,政府采購要珍惜納稅人的錢,避免檢測儀器重復購置及閑置浪費問題。
對此,農業部率先做了應對。農業部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中明確提出,“在地市級、縣級只建設一個綜合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緊接著,2014年10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指出“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科技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復建設問題比較突出,不少科研設施和儀器重復建設和購置,閑置浪費比較嚴重”,“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也開始開展食品藥品檢測機構整合問題,并在縣級食品藥品檢測機構建設上開始探討集約化的可行性,要求地級市、縣級只能建設一所綜合的檢測中心。
針對科學設施儀器的重復建設購置問題整改拉開序幕。
科研設施、檢測儀器等資源充分利用和整合已經成為趨勢。分析儀器廠商在政府檢測機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2015年,是食藥監系統組建十分重要的一年。食藥系統的大部制改革在2012年開始,原計劃是在2013年底完成省級、地市級、縣級的食藥檢測機構的組建,然而進度并不十分理想。2014年底省級食藥檢測機構組建基本完成、地市級和縣級食藥檢測機構改制仍有部分地區滯后。這一情況使得食藥系統對分析儀器需求被抑制。
食藥系統大部制改革進展緩慢說到底還是資源的分配問題,而地市級、縣級的資源分配尤其復雜,其改制滯后也就不難理解。
2014年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編辦、質檢總局《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強調,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也就是說國務院下了“死命令”,要求食藥系統的改制最晚在2015年完成。
那么如何實施呢?中國食藥總局從情況最復雜的縣級食藥檢測機構整合開始,不再糾纏資源分配的問題,而是重新建設,并要求地級市、縣級的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只建一個。這樣既能有效推進食藥系統大部制進度,又能切合中央整治科研設施和儀器重復建設和購置的精神。具體實施采用先試點再推廣的辦法。
2014年4月28日,食藥總局下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批試點18個省(區、市),分別是北京、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甘肅。這些試點省份不是大型經濟發達城市就是畜牧養殖糧食種植農業大省,屬于食品安全監測重點區域。
12月份,發改委公布了全國首批30個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縣名單,總投資超過2億元。
那么每個縣級食品藥品綜合檢測中心的投資金額是多少呢?湖南省攸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核定規模投資1400萬元;甘肅省敦煌市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項目總投資1400萬元;江西省贛州市瑞金、龍南兩個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項目獲批建設資金近3000萬元;山東省鄒城、壽光、沂水3個縣(市)試點分別獲得中央財政將補助400萬元用于實驗室改造、儀器設備購置······
首批試點的18個省(區、市)中縣級行政有1000余個,按發改委首批30家縣級食藥檢測中心投資規模來看,2015年預計有70多億元的投資規模,將是一個巨大的檢測儀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