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全國上線的陶瓷噴墨機在2010年底僅有12臺,到增長最火爆的2013年已經上線了將近2000臺,到了2014年和2015噴墨機市場轉冷,銷量下滑明顯。有專業人士估測,截止2015年底,全國在線運行的噴墨機約為3000臺。
許多業內人士均認為,如今已經進入了后噴墨時代,再加上陶瓷市場的低迷,噴墨機生產企業日子恐怕不太好過。也有人認為噴墨機的增長從井噴到快速回落是噴墨機生產企業的機遇,他們可以依靠技術升級搶占市場,有實力的企業在洗牌過后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1、后噴墨時代
陶瓷噴墨機的銷售數量經過一輪瘋狂增長后市場迅速接近飽和,許多人都說現在已經是后噴墨時代。陶瓷行業要轉型,噴墨機設備這一塊也進入了發展平緩期,要作出調整。在成本方面,一臺普通的噴墨機售價從300萬降到了100多萬,利潤空間縮小,競爭則在加大,現在拼的是技術。
噴墨機的增長趨勢是往下降的,2015年在國內的噴墨機銷售并不理想,比2014年下滑了20%左右。因為陶瓷行業的大環境不好,生產線上線的數量不多,據統計數據表示,2015年全年國內上線的噴墨機還不到400臺。
目前噴墨機還在持續升級中,主要是在通道數的增長上,8通道已經屬于噴墨機的標配,還有對功能性墨水和下陷釉、亮光釉剝開釉等特殊墨水的相應通道的技術改進。
雖然發展速度減緩,但是其中的機遇還有很多,一些實力雄厚的企業也參與到噴墨機的競爭市場中來。據介紹,科達研制的噴墨機可根據圖案配置多通道、多種噴頭混合搭配;獲得專利的新型墨路系統使噴印更穩定,且墨水不易沉淀,能適應不同類型的墨水;實現不停機轉換生產,即時完成不同圖案和不同尺寸磚面噴印的轉換,隨機打印,且每塊瓷磚圖案均可不同;新穎的結構設計,可快速更換的電氣和墨路設備,使維護更簡便,且具備互聯網接入能力,接入科達智能系統,實現遠程監控。
2、多功能、信息化發展
黎健龍表示,瓷磚銷售市場不景氣,大眾化的產品競爭激烈,只有做出特色和個性產品的陶瓷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噴墨機生產企業也要根據企業的這個需求做出可以使用特殊工藝的設備。
據了解,早在2015年上半年就推出了雙機串聯的模式,將常規墨水噴墨機與功能性墨水噴墨機組合、聯動應用,前一臺噴印常規墨水,后一臺則是噴印功能性墨水,兩臺機器聯動生產,靈活簡便,也使得磚面效果更豐富。目前還在研發多機串聯技術,這個技術實現后,可以為陶瓷企業生產出裸眼立體效果的瓷磚。
科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一方面,擁有核心技術的科達噴墨機具有更穩定的墨路系統,適合市場對多通道、滲花墨水噴印的更高發展要求。另一方面,為了進一步實現噴墨機生產的信息化、標準化,提效益、降成本,給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優勢的產品,噴墨機上馬信息化項目迫在眉睫。3月19日,噴墨機信息化項目在科達總部正式啟動,所有相關聯部門共同聚首,共謀通過信息化的升級,將噴墨機打造成市場的攻城利器。
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了G5噴墨機機型,這款噴墨機應用了模塊化的顏色通道,生產不同的產品可以搭配不同的墨水通道模塊,適應陶瓷企業高靈活度的要求,成本也降低不少。同時,大墨量噴頭精工1536滿足了企業生產深色磚的需求,360dpi的清晰度和42米/分鐘的速度也符合高質量、高產量的要求。另外,還對噴墨機的軟件進行升級,以提升設備的整體性能,使用更方便。
針對陶瓷企業的成本問題,已經做好了技術儲備,根據企業的要求和市場情況對老機型進行部分零部件的升級調整,不用將整臺機器更換。此外,噴墨機還可以搭載多種不同噴頭企業的噴頭,讓陶瓷企業轉產更方便快捷。
另外,據了解推出了膠水噴印技術,在完成印花后的磚面上的固定位置噴上膠水,然后再淋上一層釉料,最后再通過機器將沒有粘上膠水的釉料弄走,燒制出來后就形成了凹凸不平的特殊表面效果,紋理更自然。膠水噴印技術解決了生產過程中釉面起泡、顏色過深和顏色混合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幾家陶瓷企業在使用這種技術生產產品了。
3、市場仍有發展潛力
科達副總裁武楨指出,根據市場形勢研判,噴墨機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將出現一次技術爆發,這對于科達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市場機遇。科達噴墨機在多通道打印、滲花墨水的研發上已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掌握了從墨水到打印工藝從頭到尾的核心技術,在市場上占了先機。但是科達的目標是最短時間、最低成本占領市場,這就需要基于信息化、標準化的系統支持,改變生產的隨意性,追求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打通各個相關部門的信息孤島,共同將科達噴墨機產品做大做強。
噴墨機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國內的企業要向歐洲的先進企業看齊,推出更穩定、功能更完善的噴墨機,還要不斷創新,逐步實現全機械化生產如今滲花墨水的生產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研發和推廣噴墨滲花拋光磚,適應拋光磚生產的噴墨機將會成為拋光磚企業的標配,預計在一到兩年內噴墨機可能會出現一個增長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