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的概念對于公眾而言不一定熟悉,但是用于日常防疫工作的紅外測溫儀、檢查酒駕醉駕的呼吸式酒精檢測儀、家用燃氣泄露報警器都是常見的電子測量儀器,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器件就是傳感器。
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并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如果說計算機是人類大腦的擴展,那么傳感器就是人類五官的延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878億元,其中氣體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以上。氣體傳感器的應用范圍最廣,氣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也是眾多工業過程的原料以及產物。只要對氣體的溫度、濕度、壓力、流量、濃度有檢測和控制需求,相關設備及系統就需要配置氣體傳感器。
根據技術原理的差異,氣體傳感器可以細分為: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催化燃燒氣體傳感器、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光學氣體傳感器、超聲波氣體傳感器、光電離子探測氣體傳感器等。
氣體傳感應用領域眾多,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可穿戴設備、智慧醫療、工業過程、環境監測等行業,終端客戶覆蓋行業類型廣泛、種類繁雜、分散度高,終端產品的復雜性、個性化程度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工業轉型升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健康中國行動等多方面鼓勵性政策的推出,為氣體傳感器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市場空間穩步增長。根據智研咨詢和安信證券的研報數據,2003年到2020年間,我國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速近20%。
可見,未來五年內,氣體傳感器市場仍然保持高增速,并且中國國內的氣體傳感器市場平均增速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展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工信部《2019年度工業強基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示范應用計劃》首次將傳感器“一條龍”作為六條龍之一,標志著我國已將傳感器產業作為工業強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方光電依托申報的“發動機用氧氣氮氧傳感器”入選傳感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示范企業,子公司湖北銳意申報的“微流紅外煙氣傳感器研究及產業化”入選傳感器“一條龍”示范項目,兩個項目同時入選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項目,標志著四方光電處于傳感器產業鏈重要環節,迎來政策支持紅利期。
隨著人們健康和安全需求的提升,對于空氣檢測技術的探尋步入快速增長期,氣體傳感器的應用需求也與日俱增。未來在汽車與消費電子的“雙輪”驅動下,氣體傳感器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