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教育部專家、行業代表與院校專家分別就“1+X”相關政策、行業人才需求分析、兩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以及院校證書試點經驗分享等內容進行了介紹,共同探討在“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下軌道交通行業人才培養的提升之路。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副總裁汪小亮詳盡細致的解讀了標準,深入剖析了兩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面對的崗位(群)、職業技能以及行業規范等。他表示和利時作為教育部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 將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踐行“用自動化改進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環境”宗旨,攜手更多院校及行業企業,共擔時代發展使命,不斷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打造產教融合的示范品牌,實現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國教育現代化改革。
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雷渠江從智能軌道交通行業人才需求出發,分享了面向新時期的智能軌道交通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展望。
武漢高速鐵路職業技能訓練段特級培訓師王鑫星分別從高鐵信號技術應用、人才需求分析、高鐵信號培訓初探等方面介紹了高速鐵路信號技術應用與人才需求分析。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楊龍平,以“課證賽融合”為核心進行“1+X”證書項目教學改革與研究,提出了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知識點以顆粒化形式融入專業課程中,實現課證融合、崗證契合,為證書后續實施提供了很好的視角和經驗分享。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綜合技術學院院長莫建國發表了《雙高領航,專班推進,開展1+X證書試點建設》的主題報告分享。他從多個維度介紹了學院關于“1+X”的探索情況及“1+X”項目落地的實施方法與心得體會。
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馮國良結合高鐵工電供融合現狀及學校高鐵綜合維修專業實際情況,談到”1+X”證書與專業融合問題,表示和利時兩項證書契合高鐵綜合維修專業,證書標準及課程架構科學合理,著眼于學生能力培養。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1+X”實施負責人于迪分別從試點院校建設、師資培訓、考核站點建設、考核認證及評價組織落地推進計劃進行說明,為各院校后續“1+X”試點工作推進奠定基礎。
“1+X”證書制度是國家在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中提出的重要舉措,實施“1+X”證書制度有利于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人才培養國際化,對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和利時將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凝聚軌道交通行業領域龍頭企業、院校專家,在標準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建設、師資培訓、考核管理、證書發放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將“學歷證書”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銜接,真正地將行業崗位標準融入到教學內容與教學效果評價中,推動課證融通、賽證融通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