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數據中心的大規模建設,微模塊可以進行任意地復制,實現快速建設的優勢,衍生出越來越多的實際應用案例,微模塊數據中心的重要地位已然形成。鑒于此,臺達順勢推出MDC三大系列解決方案,全方位地覆蓋到從微小型到超大型數據中心機房的各項需求,備受行業關注。近日,臺達集團-中達電通關鍵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產品處總監 李南就此接受了DCD采訪。
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
銀行業的營業網點、運營商的區域數據中心、安徽某地數據中心、蘇州設備制造商的微模塊數據中心、緬甸海底線纜……從微小型到超大型數據中心機房,臺達MDC三大系列解決方案很好地考慮了客戶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應用場景,真正實現“模塊架構、隨需成長”。
“客戶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臺達將客戶需求分成幾大類型,然后不斷技術反思和重構優化,最后形成了靈動、易動、云動這三大系列。靈動系列一般應用在多網點的快速部署,‘每個網點的配置基本都是一致,功能性的配置、產品的配置基本都一致’這樣的應用場景,即適合客戶快速搭建的場景,如銀行、廣電的網點。這其實最開始對靈動系列的設計——功耗比較小,功率密度也比較小,PUE要求也沒有那么高。”

臺達MDC易動系列微模塊機房
“易動系列單機功耗(或者說功率密度)稍大一些,對PUE值也會有一些要求,所以易動系列更多的是放在大型數據中心里面,應用場景基本上就是傳統的大型數據中心。”“而云動系列,其實是箱式數據中心。箱式數據中心單機柜的功耗可以做到很高,因為整個封閉,包括冷熱通道的完全隔離,功率密度也會很高。所以臺達 PUE也會做到很高。”
在實際部署和應用過程中,臺達微模塊在管理成本上的優勢也日益彰顯。“傳統數據中心機房的瓶頸越來越明顯,生命周期一般只有十年到十五年,‘一項目一部署’和‘一機一應用’,無法滿足快速的業務擴展和ICT技術發展需求。單單從成本上而言,微模塊總的建設成本一定比采用傳統的建設模式要低,因為它可以形成標準化的生產和標準化的配置。這里的成本除了一些顯性的,有一些是隱性的,包括人工的成本,人員的經驗等等這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體現在投資成本上,微模塊整個系統做得更加集成,包括封閉冷通道、行間空調,環境監控等設備。更好地降低整個系統的PUE,PUE降低就意味著未來整個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就降低了。 李南先生表示,“實際上,微模塊為客戶節省了初期的設計成本、中期的投資成本和未來的運營成本。”
臺達長久以來一直秉持“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是一家非常講究效率、始終如一的企業,特別是設備的運行效率。就拿臺達主營的服務器端電源來講,基本上公司所有的研發都會落到怎樣提升電源設備能源轉換效率上。占據著全球高比例的高端服務器電源市場,當它把效率提升每一個百分點的時候,省下的電量是非常驚人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還是為了客戶,幫助提升了客戶的整個運營效率。為客戶減少了未來的運營成本。
標準化的工程、經得起檢驗的設計
目前,國內機房公司良莠不齊,機房行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設計的很好,但真正等實施出來,發現實際做出來的東西和設計的完全不一樣。"
"但是,微模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微模塊實現標準化以后,可以讓設計和最終的實施保持一致性,包括品質和工藝。""最開始時,微模塊實際上是七八個專業的整合,通過標準化,到最后一點點集成出來。臺達微模塊里面會集成供電、配電、空調、氣流管理,監控、機架、安防,消防等等。"
在談到微模塊未來如何發展的問題上,李南先生表示,"未來,工程的標準化是微模塊往后的一個發展路徑。微模塊技術發展到現在,在主要設備和主要專業上其實只能說實現了一定的相對標準化。在工程方面,要實現工程標準化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如果只是簡單地解決工廠定制化,簡單地封閉冷熱通道,或者只是簡單地設計空調、電源,那做出來的東西其實和上層IT應用是對不起來的。換句話說,如果不理解客戶上層的IT應用,那么解決方案肯定是不對的。"
"舉個例子,云計算的虛擬化技術。在虛擬化技術里面,實際上是改變了服務器的應用。利用資源池的概念,改變了原來的煙囪式的服務器的設置。比如說,原來每個部門或者每個業務只設置一臺服務器,每臺服務器的應用/負載都不會滿,只有在20-30%。那通過建立個統一的資源池,做統一的資源管理,在這樣的IT架構上,實際對下層的數據中心的供電制冷的要求是改變了的。最大的一個變化是,由原來的靜態負荷變成了現在的動態負荷,隨之功耗也會發生變化。這就意味著空調和供電也要做到隨需制冷、隨需供電。基于諸如此類的原因呢,確實是要理解IT行業的應用,而不是簡單的產品堆積。"
"再一個就是說,從供電來講,如果你的上下級,前后,從輸入端的供電到IT負荷的供電,如果你對它不是很清楚的話,只是簡單地拼湊在一起的話,那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實際上,臺達在設計微模塊之初,也是對上層的應用也是做了一個深入地了解和分析 。作為全球領先的服務器電源企業,臺達對客戶服務器供電端是非常了解并且理解的,甚至臺達會引導這些上市電源的發展,包括效率的提升。所以在整個背景下,臺達的設計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的,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應用做出一些更好的優化。"
圖說智能化整理加工,原標題:DCD訪談 | 微模塊發展正當時,臺達MDC勇向潮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