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的校準過程中,轉速表和轉速傳感器從概念、信號輸出的類型等看都不同,故原先的轉速表檢定規程從檢定項目、檢定設備等都不能完全滿足傳感器的檢定要求。
1.概念
轉速表:測量各種旋轉物體轉速的儀器儀表稱為轉速表。
轉速傳感器:感受物體的移動,并將轉速轉化為與其成相應關系的電信號輸出的傳感器。
2.信號輸出
轉速表按照工作原理可分為六類:離心式、定時式、磁感應式、電動式、頻閃式和電子計數式。一般可通過指針或數顯直接讀取測得轉速或頻率值。
轉速傳感器是測量轉速最核心和基本的部分,按其原理可以分為:磁電式、電渦流式、電容式、光電式、霍爾式、測速發電機等,以霍爾式和電渦流式轉速傳感器應用最為廣泛。轉速傳感器一般輸出脈沖信號,需要用測量儀器讀取頻率值或轉速值。
故二者區別主要在于轉速傳感器沒有可直接讀取轉速
3.檢定或性能評定的方法
(1)轉速表
轉速表的檢定依據是JJG105-2000,該規程的適用范圍為轉速表,轉速表是機械行業必備的儀器之一,用來測量電機的轉速、線速度或頻率,可直接讀取測得轉速或頻率值。轉速表的檢定項目主要包括外觀及附件檢查、示值誤差、示值變動性、回程誤差、擺幅率等。
(2)轉速傳感器
目前沒有專門針對轉速傳感器的檢定或校準方面的規程或規范,僅在早些年編制了行業技術標準JB/T814-1995《頻率信號輸出型轉速傳感器性能的評定方法》。它規定了頻率信號輸出型轉速傳感器性能評定用的實驗方法和評定報告的內容,不能用于傳感器的檢定或校準依據。
三、轉速傳感器測量和校準方法的討論
1.轉速傳感器的測量方法
轉速傳感器雖然按照原理不同有很多分類,但其大多都輸出脈沖信號(近似正弦波或矩形波),針對脈沖信號測轉速的方法有:
(1)頻率積分法
其基本方法為F/V轉換法,該方法輸出為電壓或電流,只要通過頻率和電流的轉換(集成電路)就能與電流或電壓輸入型的指針表和數字表匹配。
目前,常用的集成電路其轉換準確度可優于1%,但在低頻測量時該方法便無能為力,此時可采用單片機或FPGA,做F/D和D/A轉換,其轉換準確度在0.05%~0.5%之間,量程從0~2Hz到0~20kHz。
(2)頻率運算法
其直接結果是數字,在顯示準確度、可靠性、成本和使用靈活性上有一定要求時,就可直接采用脈沖頻率運算型轉速儀。在頻率運算方法中,有定時計數法(測頻法)、定數計時法(測周法)和同步計數計時法。
定時計數法(測頻法)在測量上有±1的誤差,低速時誤差較大;定數計時法(測周法)也有±1個時間單位的誤差,在高速時,誤差也很大。同步計數計時法綜合了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在整個測量范圍都達到了很高的準確度,萬分之五以上的轉速測量儀表基本都采用這種方法。
2.轉速傳感器的校準方法
目前針對各類型傳感器的校準項目,主要從傳感器的非線性、重復性、遲滯性等角度進行計量,通常是對傳感器輸出的直流量進行分析。由于轉速傳感器輸出一般為脈沖信號,故不能采取上述校準項目。
由于沒有專門針對轉速傳感器的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為應對當前傳感器的校準,本實驗室采取轉速表檢定規程中的部分檢定項目,具體校準和誤差計算方法仍依據原規程,建議針對傳感器的校準項目如下:(1)基本誤差;(2)示值變動性;(3)回程誤差。
3.實例與數據
針對轉速傳感器的校準,本實驗室采用的計量標準為轉速標準裝置,測量不確定度為Ur=5×10-5(k=3),校準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被校傳感器為美國本特利公司生產的電渦流式轉速傳感器,型號為330105-02-12-10-02-05/330130-080-01-05/330180-90-05。
將傳感器固定在安裝夾具上,傳感器測頭與齒輪盤間隙約為1mm,或者觀察輸出電壓約-9V,以上下行程為1個循環,一共測量3個循環,上下行程為電機正反轉的切換。測量數據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