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領袖對話環節在發改委國合中心能源所所長、國合洲際能源咨詢院院長、中國分布式能源創新應用聯盟理事長王進的主持下展開,正泰新能源副總裁周承軍與隆基、通威、尚德電力、騰輝、硅寶科技、普華永道等企業高管一起,圍繞“智慧引領,變革創新”展開探討。
正泰新能源深耕光伏行業十余年,產品遠銷海外,電站遍布全球。提及未來如何與同仁一道推動行業,共同發展。周承軍表示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關注技術創新對行業發展的巨大作用。這是光伏行業長期發展,企業持續經營的永恒主題。第二,關注核心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在當前國際貿易環境形勢下,盡快實現光伏技術及設備的國產化有助于推動行業更穩健發展。第三,關注產品降本提質。
問及沙漠、灘涂及海上光伏電站項目土地成本時,周承軍表示不應單看土地或海面的租賃費用,而應關注項目整體投資成本。沙漠項目的土地租賃成本不高,施工建設成本較低,光照時數較好;灘涂項目的土地租金雖基本沒有或非常少,但其建設成本較高;海面的租賃成本不高,但需要政府審批手續,且技術防護和防范配套設施要求較高。
主旨演講環節,王荃圍繞“雙循環格局下的光伏新能源模式探索”進行分享。今年5月以來,國家高層在多次會議上提及“雙循環”概念。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雙循環發展給光伏新能源模式帶來了新格局。內循環保障了產業發展,5G基站、新能源充電樁等市場潛力巨大。外循環為光伏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輸出提供機遇,傳統市場已在探索光伏+應用,新格局下應更關注波蘭、匈牙利、葡萄牙、北非、中東、澳洲等市場機會,以及光伏+微網在海外應用。
在新發展格局下,正泰新能源將立足國內拓展光伏應用領域,深耕海外貿易和服務雙輸出。將持續拓展光伏在國內戶用、工商業、農牧林沙、海漁、農儲、鐵塔、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同時,抓住國家大力推動5G發展的市場機會,深化業務發展。在海外,正泰逆變器和光伏組件廣受認可,多年來持續向亞洲、非洲、歐洲、澳洲輸出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等能力,建設中注重遵循因地制宜原則,與自然環境、人文景觀高度融合。截止目前,在海外投資開發電站容量超過1200MW。
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轄四區六縣和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歷史悠久、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良好。年均日照2670小時,平均風速7米/秒,擁有發展光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的自然優勢。2015年,正泰新能源從56家角逐“領跑者”項目的光伏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國家第一批領跑者計劃項目——山西大同項目,該項目位于大同市南郊區云岡鎮,緊靠著名旅游景點“云岡石窟”,占地2245畝,建設容量50MWp,年發電量約6900萬度,2019年6月底該項目順利并網。此后,據山西大同領跑者項目基地組件監測數據結果顯示,正泰ASTRO系列組件衰減率僅為0.78%,位列第一。
在能源革命背景下,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作為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單位,正泰新能源將積極與行業同仁交流與合作,勇擔使命,把握先機,積極推廣清潔能源開發與利用,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努力蹚出一條發展新路,助力大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推動新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