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準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總投資16.7億元,于2018年9月開工建設。線路工程由塔城750千伏變電站與喀納斯750千伏變電站相連接,途徑塔城地區和布賽爾縣以及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吉木乃縣,全長雙回341千米,共有鐵塔725基。工程投運后可以將阿勒泰電網外送能力提升至200萬千瓦,徹底解決當地電能送出受阻和棄風問題。
新疆能源資源豐富,地域遼闊,要實現全疆電網互聯互通,就需要發展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等特點的超高壓電網。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大力援疆的政策支持下,2010年11月,750千伏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第一通道建成投運,這是新疆首條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結束了新疆電網孤網運行歷史,新疆豐富的電力資源首次實現外送。2013年6月,750千伏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第二通道建成投運,“疆電外送”能力提升至200萬千瓦。
為了將新疆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目標,2010年以來,電網公司在新疆投資1368億元,建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東至哈密,西到博州、伊犁,南延喀什、和田,北聯阿勒泰的750千伏骨干網架,實現750千伏電網全疆全覆蓋。
截止目前,新疆已建成750千伏變電站23座,變電容量5750萬千伏安;輸電線路56條,總長7764.73千米,形成了“內供四環網”的主網架格局,750千伏電網東西橫跨2000公里、南北貫穿3300公里,覆蓋地域130余萬平方公里,對于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
堅強可靠的電網為新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也為大規模疆電外送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疆通過“外送四通道”累計外送電量3375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超900億千瓦時。新能源外送電量相當于燃燒2914.9萬噸標準煤,可以減排二氧化碳7870萬噸、二氧化硫24.8萬噸、氮氧化物21.6萬噸,按照每節火車車廂裝煤60噸計算,可以裝滿48.6萬節火車,對華東、華中地區節能減排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聚焦疆內疆外“兩個市場”,以及能源生產和消費“兩個重點”,加快推進疆電外送第三條特高壓直流建設和疆電外送第四條特高壓直流研究論證,提升疆電外送能力。規劃到2025年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六通道”主網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