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于2020年6月2日公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公報》數據,截至2019年底,生態環境部監測網絡包括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1436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469個市(區、縣)(含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的約1000個降水監測點位,978條河流和112座湖泊(水庫)的1931個地表水水質評價、考核、排名斷面(點位),3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90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斷面(點位),1434個海水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31個省份的2583個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縣域,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約80000個城市聲環境監測點位,1416個環境電離輻射監測點位和44個環境電磁輻射監測點位。
2019年,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完成了“十四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其中,空氣站點從1436個增加到近1800個,填平補齊了城市站點;地表水斷面從1931個增加到3700個,實現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水體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區“四個全覆蓋”。海洋監測點位也整合優化到1400個,實現近岸與近海統籌。
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加上節能環保產業被列為我國現階段重點培養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環保行業受政策、法規及監管的驅動,在環境訴求加強的情況下,尤其是進入“十三五”時期,國內環保市場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趨勢。
環境監測作為環保產業的一個分支,也有近千億元的市場潛力。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環境監測設備的銷售額為65億元。
以行業代表性企業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來看,根據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的年報數據,2019年公司銷售1980臺(套)環境監測設備,較2018年的915臺(套)增加116.39%。
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2019年銷售額將達到93億元,前瞻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2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