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新發展理念的深入推進,晉江市政府計劃在全市范圍內關停燃煤小鍋爐,為此,該廠積極響應,利用多年集中供熱優勢取得政府支持,并由政府出資建設了主管長約18公里,涵蓋支管約43公里長的供熱管網,為供熱市場的拓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面對天然氣公司采取各種優惠措施爭奪熱用戶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該廠勇于直面挑戰,樹立市場意識,合理測算成本,與每家熱用戶溝通,先后出臺了提早接入管網優惠政策、階梯汽價政策、晝夜分時汽價政策、煤汽價格聯動政策、自建管道接入管網優惠政策等多項營銷舉措,得到了政府和用戶的充分信任和支持,自2016年12月投入長輸管網以來,歷經不到2年半的時間該沿線已接入65家新熱用戶,年可新增供熱量31萬噸。
長輸供熱管網作為該廠熱市場重要增長點。如何拓展已有熱用戶的熱負荷增長,是該廠熱力營銷的重頭戲。為此,該廠全面摸排現有熱用戶,到其他供熱單位調研,確立了鼓勵熱用戶進行設備改造,由原使用天然氣改為使用中壓蒸汽的營銷規劃。
為促進用戶改造,該廠領導高度重視,曾多次組織供熱區域企業召開改造研討會,并對改造的熱用戶定型機運行情況現場考察,先后出臺了打造改造試點單位、改造補貼等政策,有效拓展了中壓新蒸汽品種市場。2018年實現熱用戶17臺設備改造,全年新增中壓供熱量5.5萬噸,即增收1155萬元。通過印染企業定型機成功的技術改造采用中壓蒸汽,因此,中壓供熱蒸汽又成為晉江公司新的供熱品牌,為推進安東工業園區內印染企業定型機改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接和試供熱,9日上午10時,位于晉江印染集控區的福能晉南熱電和園區多家企業實現中壓蒸汽供熱,預計9月可實現全部中壓用戶對接和供熱。據了解,經過前期的試運行,今年4月初,福能晉南熱電與集控區內的熱用戶對接,并于5月底實現對周邊17家低壓熱用戶的供熱,日供熱量約3500噸以上。在集控區實現集中供熱,是晉江精準管控大氣污染,推動全市域清潔能源替代的一項抓手。福能晉南熱電聯產項目執行國家超低排放標準,采用國內先進設備和工藝技術,項目達產后年供蒸汽189萬噸,供電量2.7億千瓦時,可以滿足園區內用戶熱需求。
在園區某印染廠,走進廠區的鍋爐車間,蒸汽鍋爐已停止使用,壓力表顯示壓力為0,鍋爐周邊貼著一黃一紅兩張“本設備已停止使用”的告知單,沒有噪音也沒有粉塵。而在生產車間內,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嶄新的供熱管道已經替代了原先的燃煤供熱管道,為廠區生產源源不斷地供熱。
“精川自動化是集控區內首批實現集中供熱的企業,集中供熱以后,生產線上的蒸汽壓力和溫度很穩定,生產效率、質量都提升了。”該公司總經理李振卓說,此前使用燃煤鍋爐供熱,需要四五十名員工,現在集中供熱后只需要10多名,人力成本節省了不少。初步統計,該項目實施集中供熱后,可替代園區內現有的67臺鍋爐和17根煙囪,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用煤量減少5.5萬噸。
福建省福能晉南熱電有限公司黨總支委員、副總經理陳斌介紹,通過實施集中供熱,可有效解除小鍋爐安全隱患多、維護成本和人員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推動東海垵集控區供熱模式逐步由“零散耗能型”向“集約經濟型”轉變,對促進區域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現地方、社會、企業“三贏”。
晉江是我國印染生產重要基地之一,精川自動化在晉江深耕多年也和當地多家印染企業合作,深得客戶認可,此次定型機中壓蒸汽流量計是經熱電廠直供印染企業,溫度230度,壓力2.5MPA左右,根據現場參數要求,精川自動化采用耐高溫及高壓的渦街流量計作為計量方案,目前印染集控區已有多家企業在使用精川自動化品牌的渦街流量計
耐溫350度中壓蒸汽流量計
D N125兩臺對比印染廠中壓蒸汽流量計
另一車間兩臺DN125中壓定型機蒸汽流量計
中壓蒸汽渦街流量計(貿易結算級)
精川技術人員在炎熱高溫下為客戶服務
四大金剛現場為客戶提供準確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