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有數據表明,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銷量約占全球的33%,去年的增速為27%,遠高于歐洲的12%與美洲的8%。在中國,除了之前的汽車、冶金、橡膠等應用行業外,3C電子行業以產業集群效應贏得全世界矚目。

近年來,隨著機器人體積縮小、價格降低、精度提高,中國電池、芯片和顯示屏領域的機器人需求也開始增加。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電子行業機器人的出貨量增速加快,與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出貨量幾乎相同。
在電子行業,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和頻繁更新迭代的需求與日俱增。雖然當前大多數制造企業都運用了各種自動化機器設備,以提高制造的效率、精度等,但整體來看,要滿足未來客戶更加挑剔的要求,還需要在上一代的自動化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此時,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成為裝配生產線實現智能化生產的核心要素。

得益于近年來以智能手機產業鏈為代表的電子產業發展,特別適合電子裝配工作的SCARA機器人和更為復雜的人機協作機器人發展如火如荼,安裝量屢創新高。在這一領域,FANUC發那科(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100)、NACHI那智不二越(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108)、UR優傲(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300)等一線廠商以及國產品牌大族機器人等,紛紛活躍于電子制造領域,不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而安全的電子智能制造機器人解決之道。
在電子行業,消費者對產品多樣化和頻繁更新迭代的需求與日俱增。雖然當前大多數制造企業都運用了各種自動化機器設備,以提高制造的效率、精度等,但整體來看,要滿足未來客戶更加挑剔的要求,還需要在上一代的自動化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此時,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成為裝配生產線實現智能化生產的核心要素。
得益于近年來以智能手機產業鏈為代表的電子產業發展,特別適合電子裝配工作的SCARA機器人和更為復雜的人機協作機器人發展如火如荼,安裝量屢創新高。在這一領域,FANUC發那科(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100)、NACHI那智不二越(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108)、UR優傲(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300)等一線廠商以及國產品牌大族機器人等,紛紛活躍于電子制造領域,不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而安全的電子智能制造機器人解決之道。

2018年3月,為了順應不斷擴大的發展規模,并進一步提升服務華南市場的能力,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和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合作,在廣州科學城興建全新的工廠,并成立全資子公司——廣州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不同于汽車行業對機器人的性能要求,電子元件由其精密的特性所決定,對機器的精度、定位、加速度等要求較高。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體積小、功能強的電子產品的需求,電子產品制造商不僅要求機器精度高,而且要求速度快。面對這一需求,FANUC推出SCARA機器人,秉承了FANUC一貫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在確保最高的重復精度的情況下,最佳地精確操作、定位精密部件,并進行高效系統應用。近兩年,協作機器人發展迅速,并已逐步應用于汽車、3C、機床等諸多行業領域,尤其是小型零部件的裝配應用。
“中國制造2025”為協作機器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生產系統整體柔性。綜合人機交互、人機協作安全系數以及機器人整體功能等方面來看,當屬歐系優傲機器人、發那科機器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人機協作機器人全球領導企業,丹麥優傲機器人公司 Universal Robots(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300)憑借人性化的理念和創新的技術,始終致力于推動“人機協作產業”的自動化革新,不斷推動電子制造業的智能轉型和升級。
“中國制造2025”為協作機器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生產系統整體柔性。綜合人機交互、人機協作安全系數以及機器人整體功能等方面來看,當屬歐系優傲機器人、發那科機器人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為人機協作機器人全球領導企業,丹麥優傲機器人公司 Universal Robots(2019慕尼黑上海電子生產設備展E1館1300)憑借人性化的理念和創新的技術,始終致力于推動“人機協作產業”的自動化革新,不斷推動電子制造業的智能轉型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