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市場來看,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無疑是最積極應用811電池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目前,811產品在比克動力電池出貨量中的比例已經超過50%。


技術成熟、上游產能不足
比克3.0Ah電芯和其此前主力產品2.75Ah電芯材料體系類似,采用811高鎳正極材料,硅系負極材料,以及專門開發的電解液。
據比克電池總裁解國林介紹,目前,比克高鎳811產品大部分已經量產,在比克動力電池出貨量中的比例已經超過50%,用在領途汽車、康迪汽車、小鵬汽車、江淮大眾汽車和零跑汽車等多款純電動車型上。
比克電池和科研院所對高鎳材料成膜的特性進行攻關;在硅和金負極材料方面,優化了粘結劑和導電劑的處理方式;調整電解液配方,降低了電芯電阻。通過以上三點,提升了電芯的循環壽命、安全性和低溫充電性能。
2018年5月,比克18650-3.0Ah電芯上市,能量密度達到250Wh/kg,并支持3000次深度循環。另外,解國林表示,2018年以來,比克的產品供不應求,和部分正極材料供應商供貨能力有限有一定關系。
如何應對上游材料供應不足的現狀?在解國林看來,一方面,要培育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幫助他們做大做強,提高供應能力;另一方面,要促成原本不具備高鎳811正極材料生產能力的企業與比克合作,共同開發優質正極材料。
三元/鐵鋰,圓柱/方形/軟包并舉
《電動汽車觀察家》在《還會有下一個CATL嗎?》中提到,除了專注三元軟包的孚能和三元圓柱的比克、智航,包括CATL在內的7家企業都選擇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并舉,或不同封裝路線交織的技術路線。
未來,可能要把比克從專注三元圓柱的電池企業名單,移至磷酸鐵鋰/三元和圓柱/方形/軟包共舉的行列。
解國林表示,圓柱電池是比克電池的起家產品,也是主力技術路線。不過,在比克的鄭州工廠,擴產產能既包括三元電池,也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后者將主要應用在新能源商用車和儲能領域。解國林,樂觀預計,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比克開發的固態電池有望問世。雖然無法給出具體上市時間,但他表示,比克的固態電池技術在業內是處于前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