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制造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完全競爭環境下,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產品品種越來越多,批量越來越小,客戶對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的要求不斷提升。因此,企業要保持競爭力,必須實現數字化轉型,對生產設備、生產線、生產車間,乃至整個工廠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 —— 2018 IAS DAY1 導讀

而企業生產裝備智能化改造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保持生產連續性的情況下降本增效,將投入的自動化設備、物聯網技術與自身信息管理系統打通,讓智慧化的手段得能夠有效發揮,這需要通過精益化、自動化、數字化的逐層發展。因此,掌控設備生產信息,找出企業生產瓶頸,通過現場實時處理與趨勢分析結合,提升生產效率成為了很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在這種趨勢下,研華在本次工博會為大家帶來了針對企業“智造”升級的完整解決方案,從工位智能化、設備聯網、OEE增效到智慧能耗與效率管理云端解決方案應有盡有,為企業在智能工廠建設與改造中帶來了新的思路,下面就跟隨小研去一探究竟吧。

首先對于設備聯網而言,一直被認為是企業信息化建設,落地工業4.0的基礎,亦是對MES的補充。信息在設備聯網之后,原先處于數據孤島的工廠設備將會被統一的管理和監控,包括生產數據的實時反饋,讓工廠的運轉處于全自動化的統計及反饋,同時能實現遠程查看及提醒。從研華過去在各行業的實踐經驗看,紡織產業因廠區分散難管理,要求隨時掌握各廠生產的狀況,機械設備廠則希望提供遠端預知保養的服務,電子資訊業希望能夠借由設備動態資訊減少不良品產生,金屬加工行業則表達機臺老舊希望能夠外加智能化設備達到產線整合效益提升。因此,研華針對封閉機臺、機械式設備建構數據采集能力,通過I/O模組、數據采集卡等最具成本優勢的方式讓每一個設備都獲得監控,通過在WebAccess組態軟件應對與各種數據通訊,提供各種數據采集模塊、網關、邊緣計算,滿足客戶實際現場的選型搭配,從物聯網端布建升級到云,并提供各項云端服務。
—— 生產設備聯網解決方案
在經過WebAccess將整個工廠聯成一個“大家”后,我們還需要優化各個“小家”—細化到工位上的智能化應用。面對傳統產線異常需要領班統一宣導、但班前班后訓導浪費時間、且傳統紙張化作業成本偏高且不易管控的情況,研華從企業底層生產流程開始進行梳理,對生產控制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逐步提升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本次工博會上,研華展示了工位智能化所需的各種智能控制系統部件,涵蓋了各式運動控制系統、機器視覺、機械手控制器等,例如對組裝站進行標準化,電子化,防呆化作業,以降低品質風險,降低作業成本,提升作業效率管控力。
—— 組裝工位智能化方案
設備正常運轉是生產要素,發揮設備的效能(OEE—設備綜合效率)是智能工廠生產管理的基本要求,OEE的提升標志產能利用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這方面,研華通過采集層、邊緣計算以及云端處理三層架構,做不斷的認知/糾錯/改善循環精進。在第一層采集層通過研華數據采集方案進行設備信息的收集,如通過I/O方式采集設備的三色燈來獲取設備狀態,或通過通訊協議如Modbus方式;第二層是邊緣計算,通過WebAccess特有的節點上移方式將多區域的采集數據進行統合,并且可以支持向上傳輸至WISE-PaaS云端;第三層是云端數據處理和呈現,通過情景化的管理看板畫面進行現場管理,使企業對設備的運行狀況一目了然,機器的運轉效率是否正常、生產線上的次品率為何突然增高、器械的故障率為何增加這些都可以在研華OEE系統中找到答案。
—— 生產設備稼動率增效方案
最后,為了降低綜合能耗,打造綠色工廠,特別是對于高能耗的工廠,進行能源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研華本次工博會上主要展出了基于Wise-PaaS的廠務能耗數據智能分析云端解決方案以及基于WebAccess/SCADA的廠務能源管理與智能環控方案。不同于傳統孤立的監測模塊,研華提出建設系統性的產品生產全過程環境監控,自底向上包括了數據采集、通訊傳輸、計算控制和云端互聯分析的完整解決方案,在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并建立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不僅可以定制化的提供體積輕巧的數據采集處理模塊,對氣態污染物和顆粒污染物進行CEMS動態監測以及溫度、壓力、流量、含氧量等煙氣參數監測,還包括工業通訊、計算及控制平臺以及云端實時分析,形成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 智慧能耗與效率管理云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