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煤炭革命的戰略與方向”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先后發布了“‘2018’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百強排行榜”和《煤炭革命的戰略與方向》《特殊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兩本著作,與會專家就發布的3項研究成果進行研討。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院長王金華發布“‘2018’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百強排行榜”,該排行榜是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課題“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采技術與戰略研究”和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點基金項目“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評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連續第三年發布。
今年參評礦井數量增加到502家,樣本礦井的平均得分為79.08,其中,生產安全程度總體最好,綠色程度次之,而生產效率則根據資源開采條件呈現出較大程度的分化。今年的排行榜,三家煤炭集團的煤礦囊括榜單前十名。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囊獲前三名,分別為大柳塔礦、活雞兔礦、榆家梁礦;第5~8名為哈拉溝礦、補連塔礦、上灣煤礦、錦界煤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的張家峁礦和紅柳林礦分列第4名和第9名,大同煤礦集團的同忻礦名列第10名。從總體評測來看,82.5%的礦井符合科學產能的要求。
以“安全、高效、綠色”為核心的煤炭科學產能體系代表了煤炭未來的發展方向,煤炭科學產能理論體系不僅可以作為今后新建礦井準入以及煤礦關停并轉的依據,更能引導、促進以及倒逼煤炭的理念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走上綠色開采與潔凈利用的道路
今年參評礦井數量增加到502家,樣本礦井的平均得分為79.08,其中,生產安全程度總體最好,綠色程度次之,而生產效率則根據資源開采條件呈現出較大程度的分化。今年的排行榜,三家煤炭集團的煤礦囊括榜單前十名。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囊獲前三名,分別為大柳塔礦、活雞兔礦、榆家梁礦;第5~8名為哈拉溝礦、補連塔礦、上灣煤礦、錦界煤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的張家峁礦和紅柳林礦分列第4名和第9名,大同煤礦集團的同忻礦名列第10名。從總體評測來看,82.5%的礦井符合科學產能的要求。
以“安全、高效、綠色”為核心的煤炭科學產能體系代表了煤炭未來的發展方向,煤炭科學產能理論體系不僅可以作為今后新建礦井準入以及煤礦關停并轉的依據,更能引導、促進以及倒逼煤炭的理念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走上綠色開采與潔凈利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