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務系統。它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軟件處理技術等集成運用于交通運輸管理,建立一個高效、便捷、環保、舒適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強載運工具、載體和用戶之間的聯系,可以有效提高交通系統的管理水平、運行效率以及有序性和可控性,減少交通事故、降低環境污染,其目標是實現“人車路”的高度協同。
我國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現狀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以ETC 系統為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發達國家均達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而日本的 ETC 用戶規模在7,200 萬戶以上。以ETC 在停車場領域的應用為例,如新加坡的停車場 ETC 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而我國停車場 ETC 領域才剛剛起步。預計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將在未來二十年至三十年的時間里達到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投資水平,未來的整體市場將持續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我國智能交通行業的市場規模
據前數據顯示,我國智能交通系統投資額2007年為247億元,2014年達到837.6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9.06%,以該增長速度推算,2016年我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的總投入突破了1,000億元,2017年達到了1,413.81億元。
高速公路智能化系統中,智能收費系統目前的市場需求最大
一斱面公路交通領域大力推勱ETC 使用,2014年交通運輸部正式啟勱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工作;刡2015已實現全國29 個省市聯網;戔至 2016 年年底,ETC 與用車道已超過13000 條,用戶數量突破4300 萬;“十三虧”觃劃中明確指出刡 020 年,車輛安裝使用 ETC 比例大幅提升,公路客車ETC 使用率由2015年的 30%提高至 50%,同旪提高全國高速公路 ETC 車道覆蓋率。
另一斱面ETC 逐步迚入城市交通應用,2016 年7月,國家収改委呾交通運輸部収布的《推迚“于聯網+便捷交通促迚智能交通収展的實斲斱案》,明確提出要加快 ETC 在城市停車中的推廣應用。
2014年我國ETC市場規模10.51億元,超預期9,000萬元。由于2015年銀行大規模購進OBU等ETC相關設備,采購金額約占該年ETC市場規模的50%,促使行業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未來銀行仍會作為 ETC 產品的重要下游客戶之一,但出現類似于 2015 年集中式采購的概率不大,因此未來市場規模增長率將趨于平緩。2016 年該領域市場規模為22.40 億元,2017 年達到29.79億元。
未來幾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主要投資區域為二三線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預計到2020 年國內智能交通領域的投入將達1820億元。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應用于智能交通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工作方式逐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生活更加智慧化。資料表明 2016 年7月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10.49億戶,持續升溫的移動互聯網正在逐漸改變傳統行業的形態,為智能交通行業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發展機遇。
智能交通將使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提升信息的獲取和運用,使交通信息參與各方的信息共享更加豐富和透明,用戶將更易于獲得更加準確的交通信息,出行將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