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792.4億美元,其中智能傳感器占據近四分之一的份額。與此同時,智能傳感器增速數倍于整個傳感器行業的平均增速。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傳感器產業當中,智能傳感器份額會達到三分之一,所以說現在是整個智能傳感器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1月5日,在2023世界傳感器大會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作了題為《2023全球傳感器產業趨勢研究報告》的主旨演講。
傳感器經歷三代發展,目前已進入智能產品時代。跟結構型傳感器和固體傳感器相比,智能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等功能,集傳感器、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可靠性高、自適應性高、性價比高等特點。
在李珂看來,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面臨著五大機遇。汽車智能化不斷發展,自動駕駛域和座艙域對傳感器需求迅猛;智慧城市建設速度加快,以傳感器為代表的硬件市場在其中占比最高;工業4.0建設持續提速,智能化帶來傳感器需求迅速增加;包括水電、光伏、風能、地熱能等在內的新能源裝機規模激增,相關傳感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糧食危機推動農業智能化,農業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
李珂認為,全球傳感器產業呈現出多種趨勢。這些趨勢表現在:隨著各類設備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多傳感及多模塊集成能夠提升信號識別與收集效果,節約內部空間,這一優勢不斷推動著傳感器集約化程度提升;柔性傳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延展性,可以自由彎曲甚至折疊等優勢。從剛性到柔性的突破,極大拓展了傳感器的應用場景;遠程部署的獨立傳感器、無線傳感器、連續監測傳感器需要自供電功能,借助外界能量實現傳感器自供電成為一種必要;新技術、新材料的不斷進步,推動傳感器技術滿足市場全新需求;行業上下游重新整合,現代服務業開始介入產業發展,監測、標準化等公共服務項目也會同步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