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Honeywell是全球第一套DCS的發明者。在1974年Honeywell發布了TDC2000,這是Honeywell的第一代DCS,也是全球的首套DCS。用現在的眼光來看TDC2000,簡陋的不能再簡陋了,但是在當時,是破天荒的創舉,從此過程控制告別了模擬儀表盤監控,步入DCS時代。DCS的“集中監視,分散控制”的理念就是TDC2000首先實現的。同時TDC2000 還實現了冗余的概念。比最早實現冗余的PLC系統早了大約十四五年。
1.2
1988年,Honeywell發布了TDC3000。TDC3000也是一個標志性的系統。TDC3000向下兼容 TDC2000。老的TDC2000 可以升級進TDC3000,也可以集成進TDC3000。同時,在TDC3000系統上,Honeywell使用的是 PM 系列IO。(PM 系列IO從此開始了20年左右的輝煌歷程,其生命周期比TDC3000 還長。)TDC3000 除了TDC2000的集中監視外,還實現了集中管理;同時可實現分層控制網絡,可實現規模控制。TDC3000 的年代還提出了APC(先進控制)的理念。雖然至今APC仍然是忽悠的成分居多,但是無可否認的是,Honeywell是在APC方面起步很早的廠商。
1.3
1996年,Honeywell發布了TPS系統。我印象中,TPS 和TDC3000 的DCS硬件差異不大,主要是主控制器(CPU)進行了升級,體積更小了,功能更強了,速度更快了。DCS的IO 還是PM 系列IO。DCS的架構也沒有發生變化。那么TPS(Total PlantSolution)和TDC3000的差異表現在哪里呢?主要是從TPS開始,可以使用PC平臺的計算機來進行監控了。Windows NT/2000的應用,使得DCS更加開放。更容易實現管控一體化。TPS年代,Honeywell主要就是實現了自家DCS走向開放和實現管控一體化。

1.4
2003年,Honeywell 發布了E-PKS系統。從此Honeywell的系統走入了追求功能強大的道路。E-PKS 引領了DCS進入了學術界所謂的 “第四代”時代。Honeywell E-PKS 和ABB的800xA,并列為第四代DCS的代表作品。不知道個人的看法還是別的什么問題。我對所謂的第四代追逐功能大而全很不以為然。實際上Honeywell 此前的穩定性口碑很好,壞口碑幾乎全部出現在PKS年代;一邊不停的添加新功能,一邊還要保證穩定性,這實際上一個巨大的挑戰。就像ABB,在800xA 之前年代的ABB DCS,穩定性口碑很好。
自從進入800xA年代后,壞口碑越來越厲害。做砸的項目越來越多。目前,橫河和Emerson的DCS系統,相比Honeywell和ABB,顯得不是那么時尚,不是那么的“很第四代化”。但是其穩定性卻有口皆碑。所以,這話沒法說了。
Honeywell PKS系統發展的詳細線路前身PlantScape (C200) --> PKS R1XX(C200)--> PKS R2XX(C200)--> PKS R3XX(C200 & C300)--> PKS R4XX(C200E & C300)。預計C400 將會在 PKS R5XX 的版本被發布,但是這個未獲得Honeywell官方的確認。PlantScape C200系統的IO主要都是使用AB的1756 和1794系列IO。 HW分別叫A系列Rack IO和 A系列Rail IO。從PKS C200的R110版本開始,HW嘗試,用AB代工的C200控制器掛自己經典的PM系列的IO。沒問題。PKS C200的 R210 之后的版本開始,雖然C200的控制器依然可以掛接AB的IO,但是主流已經換成了 HW 自己的PM IO了。從這個時候開始,PKS C200 基本上不太用AB的IO,主流是用HW自己的PM IO。 C200只是主控制器部分由AB代工了。 Honeywell PKS的前身PlantScape的歷史在TPS的年代,HW定位TPS主攻大系統,需要一款比PLC系統貴不了多少,但是明顯要比TPS便宜的系統去攻中小系統。所以PlantScape應運而生。現在大家都認為西門子是第一個力推 PLC-based架構的DCS系統的廠商。而實際上,第一個力推PLC-based架構的DCS的廠商應該是Honeywell。Honeywell需要在PLC和DCS的中間開辟一個新戰場,就像今天所謂的中端市場一樣。HW選擇了 Rockwell-AB 合作。PlantScape的所有硬件均由AB制造。其硬件和AB的ControlLogix5000系列并無本質區別。只是CPU選用的是當時AB最高端的一個型號。不像AB區分1M/2M/4M/8M。 PlantScape只有一款CPU,C200,8M內存。PlantScape CPU的固件是和AB的略有區別的。PlantScape 的軟件部分主要是由HW研發,AB配合。硬件是AB研發和制造,HW配合。 HW和AB將PlantScape共同推向市場;HW管這套系統叫PlantScape;而AB則是叫ProcessLogix(1757)。在R400版本之前的PlantScape系統上,HW 和AB的軟件幾乎沒差別!用PlantScape做的項目備份稍微改改就可以用AB的ProcessLogix軟件打開。從R400的版本之后,HW和AB的合作研發終止。AB只是成為HW PlantScapeC200系統的一個代工廠。也就是從R400版本開始,ProcessLogix 系統和PlantScape系統有那么點“不太兼容了”。但是畢竟內核都是一樣的。也沒什么大的差別。PlantScape 和 ProcessLogix 大約都終止于 R5XX的版本。到R520時,PlantScape產品生命周期就終止了。實際上AB的ProcessLogix的生命終止的更早。
ProcessLogix系統,AB就沒有賣出去過幾套。從PlantScape R400的年代,HW開始轉向新一代的PKS了。新一代的PKS 最初也是基于AB給代工的C200硬件平臺研發的。所以,我估計這也是HW 和AB 研發終止合作的根本原因。以前TPS打大項目,PlantScape打中小項目,HW 和AB合作研發,可以讓AB沾點光,跟HW學學如何玩高端系統;現在,這系統升級下想成為下一代的主流系統,大中小項目都要用。可不能讓AB趁勢跟著崛起了。所以我猜,這才是研發合作終止的根本原因。
2
關于 Honeywell的IO
2.1
在Honeywell的歷史上最輝煌的IO產品就是 PM 系列IO。
可以使用PM 系列IO的系統:TDC3000 (發布PM系列IO)--> TPS(PM系列IO的生命輝煌期)--> PKS C200(PM系列IO生命周期的晚期)--> PKS C300(PM系列IO生命周期的夕陽期)C300 只在 C系列IO初期不夠穩定時少量的使用過。
2.2
可以使用 A系列Rack IO(AB 1756系列IO)和 Rail IO(AB 1794 系列IO)的系統:PlantScape C200 --> PKS C200。
PlantScape整個生命周期都是在使用C200控制器硬件,而PKS只在初期版本使用C200控制器硬件,后期轉為 C300控制器硬件。C300及后續控制器硬件原則上不可以使用 A系列IO! C300 主要使用C300自己的C系列IO,但是C300也可以使用經典的PM系列IO。
03
E-PKS出于市場細分
需要衍生的產品線
3.1 關于LS。
在PKS 進入C300時代之后,Honeywell還有大量的C200的用戶,這包括早期的PlantScape C200用戶和前期的PKS C200用戶。甚至未來的新項目還有一些很鐘愛 C200 系列的小項目用戶。這些用戶怎么辦?大項目的C200 老用戶,Honeywell推薦大家升級到 PKS R4XX的新版本。最新版本的軟件依然向下兼容,支持老版本的硬件C200。小項目的C200老用戶,或者未來的小項目的想用C200的新用戶。Honeywell推薦大家采用 LS C200系統。LS系統,目前只可以使用C200 硬件,不可以使用C300 硬件。即便是將來,也不打算讓LS系統支持C300,只會讓他支持C200!目前C200稍微升級了一下,主要僅僅是CPU升級到C200E了。內存從過去的8M升級到現在的16M,主頻從過去的100Mhz升級到現在的200Mhz。其實想想也對,C200 CPU大約有十幾年沒升級了,AB的ControlLogix CPU都升級3次,HW的還沒動過。估計AB光是給HW 維持這么小的代工量都很煩。“大哥,我都從1756的L1 升級到L55,再升級到L6X,目前主流的是L7X,估計未來10年可能大部分都是L7X,你也別老是讓我給你供我L1年代的東西了,我庫存專門為了你備這些停產多年的芯片挺累的,干脆我拿目前主流的L74給OEM為你的C200E 妥了,別折騰我了”。
OK,Honeywell 的C200升級到C200E了。
3.2 關于HS。
在PlantScape R400的年代,Honeywell 除了PlantScape C200的 DCS硬件外,還有主打小系統的HC900,還有S9000,還有單回路控制器UDC等。這些硬件要連接上位監控怎么辦?萬一要是Honeywell大包一個項目,但是下面一個PlantScape C200的硬件都沒有,只有AB啊,施耐德,BB的RTU,甚至ESD這些東西的時候怎么辦?Honeywell 這么大牌的公司難道去用Intouch,iFix,Citect,甚至WinCC這些Scada軟件么?這樣怎么行啊!得有自己的Scada軟件系統!于是,PlantScape Vista軟件應運而生。PlantScape Vista 不是PlantScape的升級版,是PlantScape的簡化版。就是去掉了能組態 Honeywell C200 DCS硬件的功能。僅僅只是做監控軟件。下面可以掛Honeywell的ESD,UDC, HC900等,也可以掛第三方的PLC,ESD,DCS,RTU,儀表等。在Honeywell的DCS進入 PKS時代后,Honeywell的 Scada 軟件產品線有段時間是斷層的。很長時間內一直都沒有替代PlantScape Vista的產品。很多時候都是拿PKS 一邊連接自己的PKS硬件,一邊充當SCADA軟件連接第三方的PLC,RTU等。就這樣又扛了好多年。當Honeywell自己的PLC產品,MasterLogic發布的時候。Honeywell忍不住了,我有了DCS,現在也有了PLC。我現在要區分DCS 和 PLC的產品線,我不能總拿我的DCS軟件去做PLC硬件的上位監控軟件吧?這個時候 PlantScape Vista 的接班人出現了。 ----HS 軟件。
HS 大約是從PKS R301年代開始醞釀,從PKS R310年代開始才發布的。將PKS R310的DCS 編程組態功能剝離掉,只剩下PKS 的監控軟件功能。HS真正開始大面積推,還是從HS R400版本開始的。以后HS的版本也會隨著PKS的主版本升級而升級。例如PKS 升級到R410,過段時間后,HS也會升級到HS R410。HS可連接Honeywell的MasterLogic 系列PLC,Modbus設備(如Honeywell的HC900,施耐德的PLC等),可連接Honeywell的ESD(老的FSC和新的SM),也可以通過OPC連接其他的OPC Server。但是要連接AB的PLC,GE的PLC,西門子的PLC等設備,其驅動接口是單獨收費的。
3.3 關于PlantCruise
在PKS R400的時候,Honeywell針對中端DCS市場,又發布了PlantCruise系統。那么跟PKS的差別表現在哪里呢?
PKS 目前可以用C200硬件平臺,也可以用C300硬件平臺;而LS C200 只能用C200 硬件平臺;而PlantCruise只能用“S8--C300硬件平臺”。這個S8系列的C300跟PKS的C300還點不太一樣。S8系列的C300硬件本質跟PKS C300沒什么差別。但是出于市場細分的需要。S8系列是中國制造的。并且,PlantCruise軟件只能組態S8系列的硬件,不可以組態PKS的C300硬件。
最后,我們再來整體理一理Honeywell的產品線。
4.1 Honeywell DCS的發展路線是
TDC2000 --> TDC3000 --> TPS --> PKSC200 --> PKS C300。
未來有沒有 PKS C400,還不好說。
但是目前看PlantCruise 這么猛的推中國版的C300,我推測未來應該可能還會有C400。
在Honeywell系統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非主流系統曾經存在過。例如S9000,HC900等。
目前S9000 早已經停產,但HC900還在垂死掙扎。
4.2 Honeywell Scada軟件的發展路線是:
PlantScape Vista-->HS
4.3 Honeywell ESD的發展路線是:
FSC --> SM
4.4 Honeywell目前的產品線布局:
4.4.1 主流和高端 DCS系統, PKS C300。軟件版本目前為 R430,R430版本也是剛剛發布不久。前段時間還是R410呢。
4.4.2 主攻中端的DCS系統, PlantCruise C300
4.4.3 主攻低端的 DCS系統, LS C200
4.4.4 主攻低端和OEM設備商且準備逐步淘汰的DCS系統, HC900
注: HC900 更像是一個PLC系統。沒有跟自己完全一體化的監控軟件。上位監控軟件過去主要是用PlantScape Vista,目前主要是用 HS。
4.4.5 主攻 PLC市場的 MasterLogic 硬件,MasterLogic 的上位監控軟件主要是用 HS。
4.4.6 主攻ESD 市場的 SM系統
4.4.7 主攻Scada 軟件市場的 HS軟件
